网讯(生科专业 郭子晗 刘雨涵 纪越人 戴琦)依照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学院从6月上旬开始筹划2021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动植物学野外实习工作,结合新冠疫情情况及天气等因素,最终定于6月27日至7月5日(全程9天)在黟县屏山村开展野外实习工作。

6月24日晚,2021级生物科学专业在教学楼1410教室召开动植物学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公司党委书记蒋学波、经理朱国萍、党委副书记汪倩倩、实习总负责人晏鹏副教授及辅导员周文娟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学副经理陈冬生主持。动员会上,学院领导和实习总负责晏鹏老师分别向同学们强调了动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的安全与纪律要求、目的与任务、注意事项等,朱经理分享了大学时曾经的趣味经历,让同学们对此次野外实习满怀期待。

6月27日早八点,2021级生物科学(师范)以及生物科学(卓越教师班)专业共223位同学,启程赴屏山开展为期9天的动植物学野外实习。动物教研室晏鹏、周科、王旭、潘涛、王苏盆、陈潘老师,植物教研室夏齐平、王晖、李晓红、师雪芹、刘慧君、任平等指导教师,辅导员周文娟老师一同出发。《动植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分动物、植物实习两部分内容,各占三天半,最后一天为实习考核。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同学们野外观察、认知动植物的能力,以及标本制作中的动手能力。同时,锻炼大家吃苦耐劳与团队合作精神。

动物野外实习主要围绕昆虫纲、两栖纲、爬行纲和鸟纲的学习展开,动物学野外实习白天主要进行野外动物观察和昆虫标本采集,晚上进行昆虫标本制作或动物夜间观察。植物学野外实习主要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的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头戴草帽的同学们在炎炎烈日下或在暴雨来临前的闷热环境中亲近自然,探索求知,将课堂的抽象概念与实物相结合,巩固专业知识。制作标本则要求同学们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一份精美的昆虫标本的制作,需要经过采集、插针、晾晒、鉴定等多个步骤,而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各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行走于屏山村的田野道路之间,识别各类动物,辨认不同植物,团队协作采集植物、昆虫等动物标本。通过野外实习,同学们亲近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也深切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7月2日学院经理朱国萍、副经理陈冬生和教学督导组组长李恩老师前往屏山看望正在实习的同学和老师们。在陌生的环境里,看到熟悉的面孔,同学们和老师们都倍感亲切。朱国萍经理一行人走进宿舍、走进饭堂、走进讲演现场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关心大家在屏山吃的好不好、学的怎么样,告诫同学们要珍惜野外实习的机会,鼓励大家要勤学多问,野外实习是检验大家课堂理论知识学得是否扎实的试金石。同时,对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吃苦耐劳精神给予肯定。

野草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7月5日,为期9天的屏山动植物学野外实习圆满落幕。同学们从广阔无垠的农田穿越,踏着泥泞不平的山路走进郁郁葱葱的山林,在漆黑的夜里打着手电筒认真观察两栖动物的夜间活动。尽管实习道路时显崎岖,但同学们跟随老师学习收获颇丰,对学科、对自然、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屏山野外实习不仅是提升生科专业同学的专业技能的机会,也是“生科人”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时刻。在捕昆虫、观蛙鸟、认植物的过程中,夯实了基础知识,掌握了实践技能,并且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屏山动植物学野外实习作为生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此课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生物科学专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